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想起之前和我家先生的一段对话:
“你有想过把儿子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吗?”
“想过,像爸爸一样正直、善良、积极主动、平和快乐。”
“就这样?”
“当然不是,教养孩子是每个父母的人生必修课,需要用一生的时间不断修炼,一直引导培养!”优秀的男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很多宝妈都有喜欢看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其中念念不忘的还有人家的娃——霍思燕儿子,嗯哼,那个不折不扣的大暖男!节目里的孩子不仅呆萌可爱,而且还有十足的绅士风度,把妈妈宠成公主,又对其他人关爱有佳。做起事情来充满自信,认真负责还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我们正面管教家长课堂的第一节课,就会跟家长们学员一起学习两列清单的主题。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养教从来没有简单轻易的事情,从小可能就会有类似:哭闹、打人、撒谎、搞破坏、拖拉磨蹭、不爱学习、挑食等等让父母抓狂到怀疑是不是自己亲生孩子的挑战!
但请在为孩子挑战和问题头疼前先来做个深呼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乘着时光穿梭机,让时光定格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一天,那时候,我们两三岁、四五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当还自己打电话说要回家看望爸爸妈妈时,父母做好满满一桌子菜等着孩子的到来。“叮咚”,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是自己心切期盼长大后的孩子!那个站在我们面前、期待教养成优秀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具有怎样的品质与技能?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具体的词语来描述呢?我想,你也会想到类似“善良、正直、有爱心、尊重、良好的社交关系、团队领导力、热情好客、负责任、健康快乐。。。。。”
对每个父母来说,养教孩子都是长期目标,当我们能够清晰化目标,就相当于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旅程中找到了GPS,知道要把孩子往哪个方面引导,知道要给孩子培养什么样的品质和技能,就会从当下养教孩子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中看到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
史蒂夫•比达尔夫是书籍《养育男孩(最新版)》作者,他在书中开篇写到,
“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男子汉。”
然而,如何养教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我们都是新手父母,也和孩子一样,从0岁、1岁、3岁,一点点成长起来。
从《养育男孩》书籍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养教男孩子时也是有方法的。
1.了解男孩子成长过程的3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0-6岁
6岁前的男孩子对母亲有强烈的依恋情感,母亲的培养、养育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虽然和女孩子性别差异不大,但也需要以孩子为中心,给与爱护。
这样男孩内心深处会感到安全,大脑充分发育,获得与人亲密交流的技巧,热爱学习,热爱合作。
第二阶段:6-13岁
这个阶段的男孩子尝试成为男人,去吸引父亲的注意;在弱化母亲角色的同时要提高父亲的重要地位。父亲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为人心态和处事方式,因为孩子会有强烈驱动去寻找男性榜样,比如爸爸、叔叔、舅舅或者学校男老师等。那么爸爸在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多陪伴孩子怎么追求优秀的男孩子,可以有身体接触的游戏玩耍,也可以谈论生活或者分享自己的童年,和孩子有共同运动和爱好,又能做好与妻子分担照顾孩子的事务,成为孩子的“哥们儿”。
第三阶段:14-18岁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父母非主导的时候,孩子对社交关系有强烈需求,那就要注意挑好引导者(社区团体,父母的朋友)。除了身体上生理结构和激素的变化,还会有情绪上的叛逆。完成男孩到男人的转变阶段,要教会他们尊重他人、为人谦逊、利他,负责任,全面考虑问题和后果,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2.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正面品质和技能的同时,要加强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
前面内容已经说了,把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形象具体化,清晰教养孩子的长期目标,列出具体的正面品质和技能,就知道每一天的成长日程做怎样的安排,以及拥有应对孩子出现挑战问题的心态和方法。
同时,在阅读《养育男孩子》这本书,也赞同作者着重来谈运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可能的前提,运动给孩子身体素质加分,也能带来持久的快乐情愫。
另外还有不可回避的性教育和性健康话题,父母应该在帮助孩子了解“性”的问题上,扮演主动、积极的角色,不问不答,有问必答,坦承地与孩子分享关于“性”的话题。当然也可以参考一些书籍,比如《善解童贞》《从尿布到约会》等,为孩子树立关于“性”的正确认识(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可以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认识自我,和从中体会到乐趣。
3.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爸爸
在这之前我们看到过很多类似丧偶式教育,爸爸在家庭和养教过程中的缺位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比比皆是。然而令人开心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爸爸参与到家庭教养中来。在养教男孩上,爸爸在塑造孩子三观、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以及如何跟异性相处等方面会起到直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美国人布兰肯霍恩在《得不到父爱的美国》一书中认为,
“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得不到父爱的男孩以后更易产生暴力倾向、受到伤害、陷入困境、在校成绩不佳,而且在青春期是更有可能加入不良团伙。另一方面,母亲对男孩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妈妈的成长背景以及对她影响较大的男性,会影响着她对儿子的教养方式。”
爸爸妈妈在养教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特点,所以建议妈妈最好能亲力亲为地照顾男孩到6岁,再渐渐地、慢慢地“离开”男孩的世界。妈妈需要帮助男孩了解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同时,也要学会与丈夫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的重任,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做坚强后盾,陪伴他、影响他,让男孩可以健全地成长。
4.在学校教育中找到助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的可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对男老师的需求呈增加的趋势,在教师的配备、校长的领导作用上,《养育男孩》的作者也给出一些独到的建议,比如认为男孩子处于第三阶段的状态,最好能找到一位引导者,作为孩子的榜样、引领孩子的成长。这个角色不是父母也不是同龄伙伴,但可以是充满魅力的老师、学长或者是教练。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尤其是还是首要的心理需求是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要。
我们能够给与孩子的是和善而坚定的教养方式,投入时间、精力以及更重要的无条件的爱,带着爱放手,让孩子不仅在家庭、在学校,更要逐渐走进社区、社会,一定的社会网络也是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360度教育网络,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社会情感、内心有力量的未来公民!
谢谢读者的阅读,欢迎留言交流,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欢迎关注 @丛丛
(本文首发在今日头条,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