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农村出生的孩子,或者父母文化程度一般的孩子是不是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1.大学刚毕业,在父母的催促下和一个并不特别熟的相亲对象谈婚论嫁。
2.大学毕业后叫你回四五线的小县城工作,考事业编或公务员。
3.告诉你一份三四千的稳定岗位比月入八千的企业公司工作要好。
4.在学校感觉自己应该趁着年轻去大城市好好打拼几年,回到家父母告诉你离家太远不好,城市压力大,回来我们给你找关系去县某国企安度余生。
5.一开始工作就让你把钱大部分给父母帮你存起来。
这些事情和思想是农村家庭的主流,我不排除有人通过独立思考做出以上决定,但是不可否认,大部分人都是听从父母的建议而做出的选择,并没有认真想过这个决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只是在大学毕业那个刚好迷茫的点上习惯性的听从父母的安排。
百顺孝为先,听父母的话没有错,父母活了一辈子,经历比我们丰富,能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但是听话不等于盲从,一味的盲从而不对事件本身进行思考是愚孝的一种表现,他们大半辈子经历的事情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但这种思维定时却不一定适合自己。
父母一辈的年代里,全国企业工厂此起彼伏(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工厂倒闭而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国企那会儿还是中国企业的主体,待遇福利确实高其他公司企业一个档次,而且工作稳定,很难失业。
所以在父母的观念里,这样的工作是一生的追求,于是在长时间的思想灌输中,孩子也会产生了这种想法,毕业,回县城,考单位,考不上就找份县里的其他工作上班。
我不评判这种思想观念是否正确,我只是想说你做出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还是习惯性的跟随父母的思想引导,从我认识的人来看,选择回县城的基本全是因为听从家里要求让回去所以回去,而不是自己觉得回去更好而想要回去。
从相熟的第一届毕业同学到现在有四五年了,我和许多人交流过他们的现状以及想法,听从父母回乡的人基本已经失去了获得最前端信息的能力,生活波澜不惊,不好不坏,虽然车子房子妻子孩子不重,但工资也不高,大部分人都挺后悔没趁年轻去拼一下
我问他们,现在也不晚,也还年轻,不试试?
他们说,不试了,出不去了。说完回头看了看马上上双语的孩子。
而恰恰相反的是那些毕业了在大点城市打拼的同学,有的挺惨,有的挺辉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后悔,他们说,不管在这个城市混的怎么样,至少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年轻嘛农村相亲技巧,总要试一试。
我从他们身上能看出对未来的渴望,也看到了以前不曾看到的进步和成长,接触面更广的他们谈起事业和未来显然更加熠熠发光,而站在时代前沿的他们仍然有着进退的空间。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结婚呢,他们讲:现在我失败了,是我一个人受苦,结了婚就是三个人,再等等吧。
诚然,父母告诉我们要早点结婚,因为他们想抱孙子,想着传宗接代,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想法,所以社会上的就出现了种种逼婚的现象
可是在你考虑结婚之前有没有仔细想过,到底是因为父母的要求选择结婚,还是自己已经准备好成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个人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更多的顾虑,安稳成了必然的选择。
书上说:我们之所以活的憋屈,就是因为没得选。而大部分农村的家庭自小灌输的理念就是在一步一步囚禁你的思想和选择,因为文化水平和见识的匮乏,他们不会懂得如何教会孩子独立的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们只会告诉你唯金钱至上的理论而不在乎这份工作是否能带给你能力上的提升。
然而这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所能接受到的信息复杂且巨量,并且新时代带来的理念与家庭传统观念格格不入,于是在家庭思想和大量信息的双重影响下,孩子就容易形成混乱的价值观和犹豫不定的性格,无法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一个决定就很容易被别人说服,而这就是思想被束缚的一种表现。
农村家庭孩子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建立正确且坚定的价值观,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父母对你思想上的束缚,走出他们带来的思维定式。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
而要解决这问题,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读书就是提高自己认知水平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除此之外,去更多的地方,和不同层次的人聊天,甚至抖音上面也有很多讲三观讲逻辑的特别好的视频,而这些方法归纳起来无非就两个字:学习。
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学习为人做事的技巧,毕竟我们要做的是平整土地,而不是焦虑时光。
所以刚刚毕业的人先不要把钱给父母存着,先自己留着,别急着存钱。别急着存钱的意思当然不是把钱拿来乱花,用它做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提升自己,改造一下自己的形象,每个月买几本好书,报点有用的培训班,培养两个健康的兴趣爱好,只有当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我们的孝敬才有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