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研究的回顾与未来展望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龙源期刊网 共享经济研究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作者:秦军 高文彧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 年第 16 期 摘要: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它的出现冲击了传统商业模式的运行,也对现行 法律制度提出挑战。研究共享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对于未来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意义重 大。基于文献研究,共享经济的内涵、产生条件、基本类型、驱动因素与影响效应等若干方面 逐渐明晰。但其研究仍处于初期,集中于模式解析阶段,研究行业集中于旅游业与交通业,研 究对象单一。共享经济内涵尚需要进一步明确,信任与隐私保护的问题仍需要探索。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驱动因素;影响效应 网络技术运用的飞速发展已改变人际间的交流方式。在线移动平台的出现,使普通人能够 利用自身资源和技能获利。消费者参与商品生产所需的经济成本的减少使得人际间的交流变得 方便简单。由此,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也开始逐渐被大众熟知。 随着共享经济形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国内外学者也已对此展开广泛研究。国内外共享 经济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共享经济的内涵、共享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共享经济的基本类 型、驱动因素与影响效应等。 一、共享经济内涵界定 共享经济又被称为协同消费,这一概念最早由 Felson 和 Speath(1978)共同提出,目的是 寻求一种既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又可以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日常商业行为,他们将协同消费定 义为“一个或多个人进行联合活动过程中消费经济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例如旅行中分享住宿, 在社区中共享自己的洗衣房等。

早期的共享经济概念强调其盈利属性和社会活动属性,但并没 有涉及到资源获取的方式、平台和所有权问题的讨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共享经济内 涵的理解也随之发生了改变。Stephany(2015)认为,共享经济是利用资产未被充分利用的价 值,使其可以在线访问社区,从而减少对所有权的需求的一种商业行为。Wosskow(2014)将 共享经济定义为“帮助人们分享资源、时间和技能的在线平台”。 综合已有研究观点,文章尝试将共享经济定义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网络的,以盈利为目 的的,以让渡使用權为方式的互利活动”。首先,共享经济的基础是网络平台,若无网络作为 媒介,商业信息便无法跨空间传播,这将会把商业行为局限在有限空间。其次,共享经济应当 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最后,共享经济的交易核心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共享经济的展望,交易对象 是服务或者有形资产的使用权。 二、共享经济的基本条件与类型 (一)共享经济的基本条件 龙源期刊网 目前的国内外学者对于共享经济的条件的研究基本基于 Botsman 和 Roger 合著的《What’s mine is yours: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一书中的观点。

Botsman 和 Roger(2010) 认为与共享经济相关的任何一个案例背后都会有四大核心条件的身影,即:群聚效应、闲置产 能、社会公共资源以及人际间信任。 1. 群聚效应是共享经济良好运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Michalos(2013)认为,人的价 值观都是建立在周围环境基础之上的,因此,社会认同是共享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其 呼吁人们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后代节省资源或是通过积极改变消费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不如利用其群聚效应通过足够数量的群体运动来改变剩余群体的选择更为高效。 2. 闲置产能是共享经济的前提。共享经济意在对闲置产能进行更高效的利用共享经济的展望,所以闲置产 能是共享经济运行的前提。上班族每天开车上班,除驾驶座以外的座位都是车辆拥有者的闲置 资产,这些闲置资产对于资产拥有者来说价值极低,但对于有相同路段通行需求的人来说价值 却很高,此时通过分享可以提高闲置资产的价值。 3. 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性。公共资源是指在社会群体中所有个体共同拥有的资源。Garrett (1968)提出了“公地悲剧”理论,指出自由取用公共资源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David (2010)随后给出了解决“公地悲剧不可避免”的方法,即:人们可以通过自我组织来保护公共 资源。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小兔恋爱宝,里面有恋爱技巧、搭配技巧、情感技巧等等,线上的方式更好的为你提供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