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统计测度 界定、困境与展望
2019-06-11经济论文
内容提要当前对共享经济的研究集中讨论了这种新经济模式的客观影响,而缺乏如何统计和测度这种新经济模式的思考。本文围绕共享经济的界定与测度,明晰从“共享”到“共享经济”的概念演变,系统整理了国内外共享经济的测度体系,分析了传统统计测度理论难以适用于共享经济的原因。随后指出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传统经济统计的四类统计困境 共享经济参与者身份相对模糊; 共享经济统计的行业分类困难; 传统经济统计方法失准; 传统经济数据采集方式低效。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传统统计调查和经济核算制度等应对措施对共享经济展望,构建反映共享经济发展和变化的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共享经济; 国民账户体系; 统计困境; 测度体系
一、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引发了类似“共享经济”、“协同经济”和“同行经济”等名称不同但本质相同的新经济模式的兴起。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无房却开酒店”、“无车却开租车公司”等看似“荒谬”的想法成为现实。同时伴随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日渐强烈的社区参与愿望,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形态迅速在世界范围拓展。在我国,共享经济形态的规模效应已经日益凸显,2017 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 4. 92 万亿元,较 2016 年增长 47. 2% 。参与共享经济活动人数已经超过 7 亿人,较 2016 年增长约 1 亿人[1]。
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主流研究更多关注共享经济的客观影响,在如何统计和测度这一新型经济形态上的研究尚有欠缺。当前共享经济在概念界定上尚存争议,对其进行核算测度存在一定难度。原因在于,共享经济现行的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基本遵循国际通行的国民账户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 标准,而共享经济具有跨行业、跨地域、多主体参与等特点,该标准难以切合共享经济活动的统计测度需要。鉴于此,本研究以共享经济的统计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标准和经验分析,指出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传统经济统计的四类统计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共享经济分类方式,更新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创新数据采集方式,以期推动构建一套适应共享经济的统计体系,以真实反映共享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共享经济的概念———从“共享”到“共享经济”
(一)共享———嵌入人类文明的基因
在对共享经济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共享”( Sharing,也有国内学者将它译作“分享”) 一词的具体含义。
“共享”一词最早出自古英语“scearu”,意为“切割,剪切,扁桃体,部分”。随后共享在不同时期发展出不同的内涵,见图 1。在其内涵演变中,共享使得资源从“人们无法从分享中获益”的零和博弈转变成为“可以产生比个人使用有更高利用度”的非零和博弈( TimmTeubner,2014) [2],恰好描述当今共享经济的逻辑。
当今,“共享”一词含义更加丰富。共享逐渐演变为社会形式的互动———非互惠的社会友好型行为( Benkler,2004) [3]。同时,共享的范围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物品或情感分享。
(二)共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共享存在于人类诞生之始,但合作消费和共享经济却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Russell Belk, 2013) [5]。共享经济( Sharing Economy) 的相关概念最早提出于 1978 年,美国社会学教授 Joe L Spaeth 和 Marcus Felson 首次提出协同消费(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概念[6],即人们共同消费商品或服务的活动,其实质便是共享经济,又称分享经济,或合作经济( Collaborative Economy)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共享经济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出现。Botsman( 2010) [7]将共享经济定义为对未充分利用的资产进行共享的商业模式,共享对象包括空间、技能和各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