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共享,互惠共赢

王士恒

共享会展经济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整体稳步快速发展。一方面,办展总量稳步提升,办展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伞国展会数量超过4000个,办展面积超过120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大力支持和展会市场的良好态势,展览业正逐步向规模经济转变。据统计,2017年规模以上城市共36个,举办的经贸类展会超过3200个,展会总面积约11000万平方米。然而在此过程中,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如东西部会展业发展不平衡,城市间和区域间差距过大;展馆的利用率分化严重,闲置现象时有发生;会展行业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隐约成为限制会展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部分学者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建议。如任丽君强调支持政策、产业链完善、会展中心城市和会展统计评价的重要性;顾爱怡提出设立管理机构,加强软硬件和机制建设等;赵永红认为应当完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建设;王永开认为应当重点关注服务质量、专业化水平和节能减耗。这些方法建议立足于展会的管理、运营层面以及政策提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会展行业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供需问题。区域间和城市间的发展差距过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和行业软硬件水平难以满足会展活动开展的客观要求,缺乏吸引组展商入驻的相关要素;而市场需求不足,反过来又制约了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展会数量带来的供给不足,直接导致部分场馆的季节性闲置。而由于供需不平衡的行业背景的影响,部分企业缺乏提升自身实力的动力共享会展经济,取巧性的竞争行为,成为影响会展业市场秩序的潜在隐患。

要解决或者缓解会展业的供需难题,关键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共享会展经济,即会展供应链领域的信息共享问题。由于地域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组展商、参展商和服务商在内的会展活动参与者掌握的会展信息资源存在差异。这种信息资源客观上是一种竞争优势,能够让会展决策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然而敝帚自珍的竞争行为和地域阻塞因素导致的信息闭塞,长远意义上不利于企业的进步和行业的整体发展。

笔者受当下热门的“共享经济”的启发,将“共享”这一概念引入会展,尝试为瓶颈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共享经济本身以个体消费者间的分享、交换、借贷和租赁等行为为基本方式,实现共享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由于会展产业的自身特征,很难将共享经济直接应用于会展产业。然而,共享经济强调存量盘活和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它借勘信息技术,搭建共享平台,让供求双方共同享受平台红利。这种“共享”的思路对于会展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会展共享可以通过搭建会展信息平台,会展利益相关者在平台卜共享会展资源,实现会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共享囊括场馆服务、搭建服务、物流服务、接待服务等诸方面会展资源在内的信息资源。此处需要将会展信息平台的概念与相似概念进行区分。与部分学者提出的“会展互联网平台”概念不同,如申强等提出的“互联网+会展业”供应链模型,强调通过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让会展服务线卜运作和实施更加便利化,而会展信息平台关注的是包括会展服务在内的一切会展资源的信息共享。相似的理念是王操提出的世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框架。这个框架内容涵盖展会同区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城市环境与综合服务的信息化以及邻近地区信息共享。不同于该文提出的展会信息化,本文尝试从更宏观的角度建构展会行业的区域信息化和全国信息化。

会展信息平台为会展产业链各方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其功能内容十分强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信息共享,是会展信息平台的核心功能。会展相关的展会安排,组展商、协会组织、服务商、物流、住宿餐饮等各种信息均有呈现,不管是组展还是参展,都能各取所需;资格认证,是会展信息平台的机制保障。建立规范的评审机制,参与会展信息平台的企业、组织和会展活动由相关政府部门或专业协会评估认证,推进其品牌化,增强平台的权威性;审批简化,是会展信息平台的潜在需求。平台将区域内的会展资源加以整合,推进会展业的行业秩序规范化,让办展变得精准高效,活动得到质量保证,减轻了相关部门的审批负担,结合资格认汪的引入,能够帮助简化展会活动的审批程序;合作交流,是会展信息平台的外延效益。由平台组织发起的行业交流活动,如论坛、峰会和洽淡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符合成员交流合作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会展业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统计研究,是会展信息平台的内在要求。会展信息平台整合广泛的会展资源,结合信息分析和云处理技术,建立行业信息数据库,深化对整个行业的统计分析和专业研究,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小兔恋爱宝,里面有恋爱技巧、搭配技巧、情感技巧等等,线上的方式更好的为你提供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