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 | 滴滴顺风车事件,一颗共享经济结下的恶果?

划重点:

滴滴曾看好顺风车和社交相结合的思路,但是交易之外的社交容易暴露车主和乘客的信息,对人身财产安全埋下隐患。无论从平台审核,还是从培训要求,以及相关政策解读,顺风车的限制都要比网约车低很多。过去4年,一些Uber、Lyft司机也受到了类似的犯罪指控,滴滴所暴露的问题或许只是共享经济问题的冰山一角。

腾讯《深网》作者 相欣

三年前的冬天,曾强奸一名女乘客的网约车司机最终被判无期徒刑。这名司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捕,早在2011年,他就曾因另一起备受关注的强奸案而警方抓获。

是不是与21岁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的遭遇极其相似?三年前的这名司机叫做亚达夫,服务于印度Uber。

这一年7月,Uber平台完成20亿次订单服务。要知道,这距离Uber宣布完成10亿次订单仅仅过去了6个月,Uber完成第一个10亿次订单用了6年。过去几年,随着Uber的野蛮扩张,射杀、性侵等负面新闻成为笼罩在头顶上的阴云。

在地球的另一端,Uber的头号竞争对手滴滴,通过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出行方式构建起了出行平台,在完成了国内市场布局后,滴滴又把势力范围扩大到国际市场。新能源、无人驾驶更是承载了滴滴有关未来大交通的梦想。

而现在,与Uber曾经势均力敌并最终拿下Uber中国市场的滴滴正在重蹈Uber覆辙。21岁空姐的悲惨遭遇,向滴滴与公众敲了一记警钟,关于用户安全的讨论从未如此广泛地受到关注。

其实,不仅是滴滴,包括lyft、airbnb等共享经济模式的代表公司也在遭受类似困扰。这些令人唏嘘惋惜的悲惨遭遇,似乎正在逐渐瓦解共享经济铸造起来的坚固城墙。

社交陷阱与隐私暴露

当滴滴顺风车在2015年的夏天上线时,低于出租车、快车的低廉价格,新鲜的乘车方式,让不少司机和乘客投身其中。

2016年6月,滴滴顺风车披露了运营一周年的成绩单:平台共运送2亿人次出行,总行驶里程达到29.96亿公里,使用乘客数突破3000万人,覆盖城市已经达到343个。

当时或许没人能想到,这个不以盈利为目的、主打资源共享的出行平台会在后来的一段时间成为“葬身的坟墓”。

随着事件发酵,人们的关注点开始集中到顺风车产品关于社交属性的定义上。在现有的顺风车产品中,滴滴和嘀嗒都曾强调社交化,为了践行这一产品调性,滴滴还曾建议乘客坐副驾驶,因为这样“显得更礼貌”。

显然,滴滴是看好顺风车与社交相结合的思路的。2016年9月,滴滴顺风车上线了新版本,乘客可以设置常用路线,可主动选择车主;车主可以设置自动接单、主动邀请乘客共乘,以及新增车主乘客相互关注等功能。

似乎是为了狙击半路杀出的劲敌滴滴,早于滴滴顺风车一年的嘀嗒出行随后也开始大张旗鼓宣扬社交理念,甚至还推出了结伴郊游、晒图求脱单的活动,并在产品中增加了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模块。

在一段时间里,社交成为拼车产品的必备属性。在滴滴顺风车的行程结束后,车主和乘客可以在APP端的评价页面中选择滴滴预先设定好的“这个美女不一般”、“直男”、“美女晚上约吗”等“印象标签”来评价对方。

然而,当时没有人太多关注到,一些并不恰当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车主和乘客的信息,部分评价(尤其是对女性的评价)显得十分露骨。

不仅是滴滴,airbnb的房东在分享房屋时也要提供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号码,电话等常规信息,还要提供社交媒体信息。交易结束后,评价又会二次曝光双方的相关信息。

这些超出交易之外的信息,让隐私成为一种“货币”,甚至对交易双方的人身财产安全埋下隐患。

审核漏洞

尽管滴滴一再表示,滴滴与公安部门展开紧密合作,对车主进行背景筛查,排除犯罪记录人员、在逃人员、吸毒、重性精神病人员等人员进入平台;只有通过审核,才能在平台进行接单。但诸如此类的事件一再发生,让人不禁对此类平台的审核力度有所怀疑。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小兔恋爱宝,里面有恋爱技巧、搭配技巧、情感技巧等等,线上的方式更好的为你提供排忧解难